“云泉”当代雕塑展苏博开幕:博物馆里为何要展当代艺术?

  来源:《雅昌艺术网》   编辑: fashion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2日 22:56

展览现场艺术家及策展人合影

【直播回放】云泉:中国传统美学如何在博物馆中进行当代构型?​

2019年4月12日,由杨玲、马文甲联合策划的“云泉——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构型”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围绕苏州博物馆的多重空间,将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经典语境进行对话,呈现了蔡志松、陈琦、郭工、蒋铁骊、李象群、梁绍基、隋建国、沈烈毅、谭勋、许正龙等艺术家具有传统美学意境的17组作品。

展览现场:传统美学如何进行当代建构?

在展览的策划上,策展人马文甲表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分为公共空间和室内空间两部分,公共空间展示了沈烈毅老师和许正龙老师的作品,室内空间又分为三个部分呈现。

沈烈毅 《雨》 山西黑花岗岩 2018

步入苏州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沈烈毅的作品《雨》,但这件作品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忽略掉,因为它与苏州博物馆的环境非常协调,就像是博物馆空间原有的作品。这件作品的材质是石头,但表现的却是雨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坚硬质感上展现出亦动亦静的效果,呈现了坦然自若的自然之境。波光中满溢出的自然情怀夹杂着静默无声的动态,传达出了现代人对自然和安宁的追忆,使观者卸下了生活于都市丛林间的疲惫和惘然,回归朴实平和的心境。

许正龙《剪湘云》 高360cm 不锈钢 2017

在博物馆正门公共空间的左侧,展示的是艺术家许正龙作品《剪湘云》,作品以古词牌“剪湘云”为名,以构造方式,将剪刀与鸟嘴融为一体,两者形态之间的衔接置换耐人寻味。艺术家注重诗性,作品予人想象,在飘忽的物态语境中,无生命之物充盈艺术活力,述说梦幻的中式美学。

蔡志松 故国·雅2 120×33×0.25cm 铅板、铜线 2003

蔡志松 故国·雅3 350×85×0.05cm 铅皮、铜线 2003

穿过博物馆大厅,来到展览的内部空间,分为三部分,展厅右侧空间展示了艺术家蔡志松与蒋铁骊的作品,其中艺术家蔡志松的作品为《故国·雅2#》、《故国·雅3#》,作品《故国·雅3#》艺术家选取最含文化特征的物品,将其极简和符号化,并用铅重新演绎,不是为了复古与怀旧,关注的则是文化的未来指向。

蒋铁骊 《小造像》 材质铸银 8-13cm 高 12件 2017

蒋铁骊 《小造像》 材质铸银 8-13cm 高 12件 2017

蒋铁骊的作品为《小造像》,这批作品都是用蜡塑造的。这样可以不经过翻模而直接铸造,避免了翻制过程带来的种种损失。听起来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理由,但这种手段真实而爽利,令蒋铁骊对塑造前所未有的敏感,过程中则充满了愉悦的快感和纯粹的个体经验。最终的效果,呈现出他希望的某种浓浓的“人情味”。

陈琦 《物光》NO1直径200cm 蔡志松 白色云景 53×19×82cm 多层玻璃喷绘、不锈钢底座 2014

左侧展厅展示了蔡志松、陈琦、隋建国等艺术家的作品,其中蔡志松的作品为《云景》,陈琦展示的是他的《物光》系列,中国古代禅宗思想认为的“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的观点深深影响着陈琦。这系列作品,画面多选用黑色,也源自对“墨”的情节。画面看似选择了单一的黑色,但“五色”皆在其中。用西方传统油画媒材,自制的巨形笔刷,全身肢体的控制作用于巨大的笔刷之上,运笔,运墨。面对画布,使用油画媒材,制作新的绘画工具,在一遍遍的塑造,打破,再塑造,再打破地过程中,不断寻找,记录,观看在画布上呈现出的“物光之形”。

隋建国 衣钵 13×9.6×5.7cm13.5×9.6×5.7cm 玉器 2018年

艺术家隋建国展示了《衣钵》、《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四件作品,MADE IN CHINA是隋建国观念雕塑的重要作品,该系列从1999年开始创作,伴随中国20年全球化进程,历经多种材料多种形态,一直以独特视角持续创新,在不同环境中用不同的构造呈现。此次创作使用玉石对MADE IN CHINA进行表述,其形态竟与中国古代的玉琮极为相似,在“CHINA”这一标签式的观念作品中,突破传统玉雕的创作形态与理念,填补当代玉雕领域的空白,探索了更多玉雕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中国制造》是对作品《MADE IN CHINA》的本土语言的演绎,用汉字重新解构国家意识。玉文化的轨迹等同于一部中国历史,用最具中国特色的玉石材料实现“中国制造”的精神延展,传达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艺术共同体的隋式思考,中文字体在观念中的重组与解构,体现了隋建国先生对材料引导创作及对艺术未知性的探寻。

隋建国 MADEINCHINA 与中国制造

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中,玉琮作为初始主权象征物,是表达与天地相通相容的精神载体,接近于国家意识以造型表达的起点。本件作品精选和田白玉材质,体量巨大,工艺复杂,创作周期长达两年。

《衣钵》系列是隋建国的代表作品,透过写实的雕塑语言,将已经从生活中淡出却依然笼罩在中国人精神深处的中山装,化为一座历史纪念碑。这件杰作是百年来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作为一个象征着中国百年文明史的典型社会文化符号,《衣钵》一直是当下中国社会状态和心态的最佳写照。

玉文化贯穿近万年中国历史,是中国文化精神源于的独特表达。此次隋建国先生选取最具中国特色的和田白玉重塑《衣钵》,是其不断采用新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又一次尝试。该组作品创作周期长达18个月,选料不惜工本,成品体量巨大,外观饱满无暇,精光内敛,温润如脂。

李象群 元四家 61×24×26cm 白铜 2015

接下来,穿过走廊,迎面而来的是艺术家李象群的作品《元四家-王蒙》,《元四家》在李象群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他从追求具有传统纪念碑性质的具象雕塑切入社会性、历史沉思领域的探索,转向追求具有日常性之美、运用意象雕塑语言切入永恒人性探索的代表性作品。《元四家》系列作品以开创文人山水画笔墨与审美意境的黄公望、倪瓒、王蒙和吴镇为主题,以四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中的身体语言为切入点,呈现出四种不同的传统知识分子文人气质里流露出的人性的真实。

郭工 木板-随风 300×40×108cm 木梁 2017

《行舟》,不锈钢,56×60cm(每块),2019

进入到展厅里面,可以看到艺术家沈烈毅的另外一件作品《行舟》,紧挨着这件作品的是艺术家郭工的作品《木板-随风》,他顺着树木内部的纹理,通过手工的缓慢切工,让树干内部每一根年轮的生长轨迹都纵向——而不是以通常所见的横截面的方式——呈现出来。“顺应”看似比“破坏”容易,但顺应某种“真理”或者接近“真理”的规律,比一般意义上的“破坏”似乎更简单,却需要更多的精准和审慎,并付出更多努力。艺术本身也是如此。那些可能存在的“真理”,都蕴藏在来之不易却又微不足道的事物当中,并始终保持着高贵的沉默。

接着可以看到艺术家梁绍基的作品《平面隧道》,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马王栈出土的“素丝蚕衣”,蝉翼般透薄的丝织物却承载着千年历史。艺术家掌握了蚕的生物钟及其吐丝运动的摆幅、蚕在形体边缘栈丝的规律,由此创作出了轻薄而透明的圆形丝箔。当丝箔在墙上静静地投下淡影时,浮现而来,又穿墙而去,像是一条无穷伸延的隧道。

谭勋《金草》

谭勋 《草》 20cm×20cm株×960株 铁丝 2018

艺术家谭勋的作品是《草》,无论是寄情于花草的文人情愫,还是小草身上天然的柔韧之美,都体现出强烈的东方性。另一面,“视如草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民间话语的广泛流传,又赋予它一种卑微之感,这与西方社会大面积草坪的景观形态,形成了既差异又勾连的复杂关系。艺术家用芜湖铁艺技术对小草进行了巧妙的转化,不但将“非遗”工艺带入当代文化语境之中,探索并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可能性;且在观念上,又对这些“弱者”进行了语义的重塑——坚硬的铁消解了草的柔弱,增强了对现实的关照,以此反思当代人的生存现实。

博物馆里为何要展当代艺术?

“博物馆里面为什么要展当代艺术?”这是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提出的问题。2016年5月1日,“呼吸——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大展,在南京博物院举办,展览充分利用南博的室内外多重空间,在国内博物馆中首次有主题的引入当代雕塑艺术作品,引发关注和广泛的影响。

也是在这场展览中,龚良院长及博物馆人开始讨论当代艺术为什么要进入博物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龚良院长表示:“我们一讲到当代艺术,就认为是西方的艺术,这是不对的,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是吸取了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创作出来的符合当今人们审美的艺术,这是我们要倡导的。”

现场嘉宾合影

此外,他还谈到,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叫做“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传统的未来”就是传统在未来应该表现出什么?这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在策展人马文甲看来,南京博物院的建筑非常有意思,“从正门到展厅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这段路之前是没有摆放任何作品的,所以走起来走会觉着少点什么,当我们将展览的方案报给南京博物院后,龚良院长非常支持,比如像曾成钢老师的作品是一个莲蓬的形象,霍波洋老师的作品竹林七贤等等,都是非常有传统美学特征的作品,但在视觉和形式上又非常的当代,这些作品与展厅里面的文物形成一种对话,通常我们进入博物馆会感慨,古人真伟大,那么今天的人们在做什么?通过展览我们给观众一个答案,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非常伟大的创作,同时也可以使观众将传统与当代连接起来。”

展览现场

第一次展览共展出了54件作品,其中13件作品在室外展示,8件作品被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这也给了策展团队非常大的信心,所以2018年9月27日,在河北博物院举行了“行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立足于石家庄地区所承载的燕赵文脉、中山古国、北方文化基因的特性,研讨展览的主题概念“行山”的生成及叙事思想,并在展厅空间的视觉设计中将地域文化视觉化。“行山”展览是当代艺术的博物馆故事又一次新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这次展览主要以北方文化美学特征为主”马文甲讲到,策展团队参考了河北博物院的收藏,发现河北博物院的文物很多都与山有关,此外还参考了河北的太行文化,最终展览的主题定为“行山”,将当地文化视觉化。另外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大山,不断前行,我们今天终将创造未来的历史,所以展览从空间的营造变为文化内核的思考。还有就是,河北博物院有很多青铜文物,所以在展厅布置上,策展团队参考了青铜器锈绿的颜色作为展厅的主色调,展出作品40多件,形成非常好的反响。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云泉”是策展人杨玲与马文甲主导的博物馆空间实验系列第三季。他们将策展理念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个主题关乎理想,“从第一次展览文化的建构到第二次展览传统美学的改造和地域文化的视觉化呈现,再到此次展览,更适合谈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提到江南就离不开文人,而中国的古代的文人都是有理想的,此次展览在苏州博物馆举办,在作品的选择上更追求一种江南韵味和古代文人理想的东西。”

而关于展览的主题,策展人杨玲表示:“云泉一词,来自苏州留园冠云峰,有‘白云怡意,清泉洗心’题于壁。‘白云,不染不着、无拘无束;清泉,明澈涤心,至纯不滞。其追远之境深致恬然。’”

研讨会现场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是此次展览的展览总监, 他表示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对现当代艺术的展示,建筑本身便承载了这样的功能, 对于展览苏州博物馆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一定是与苏州文化有呼应的,与建筑空间有对话的展览。此次“云泉”展览是苏州博物馆第一个群展,也是第一个当代雕塑展,不管是展览的主题还是展出的作品,与苏州博物馆的气质非常协调,这些当代艺术作品放置在空间中,看起来并不会让观众产生非常突兀的感觉,这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让苏州博物馆开拓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这也未尝不是当代艺术创作和展示的新道路,就像参展艺术家代表谭勋讲到的,在苏州博物馆进行展示,非常具有挑战性,首先是观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和艺术家对于博物馆的认知。博物馆面对的是更为广泛公共群体,而当代艺术面对的是小众群体,当小众的艺术进入到为大众服务的公共空间里面会发生什么作用?当大众进入到博物馆空间看到当代艺术作品的时候,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艺术家肩负有更大的责任。

研讨会现场

“很多时候提起当代艺术,人们想到的便是尖锐的批评意识,但这仅仅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所以当代艺术走进博物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要从更宏观的角度,站在更大的格局去面对传统,去面对当代,去面对空间,去面对地域文化。”

而上述问题,也正是策展人杨玲与马文甲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问题:“策展人杨玲老师非常关注博物馆文化空间的建构,博物馆除了展厅展示的文物之外,观众在观看和聆听这些文物的故事之后,没有一个文化空间。而我是雕塑创作者,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很多艺术家的视角开始回归到传统文化中,从传统中寻找突破,这也成为我的关注点,另外一方面,当下的展览很多,但从传统出发,梳理传统文化或者美学的当代转化的非常少,具象、媒介、观念等等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还有就是,我在参观国外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时候,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历史语境,不仅仅有古代也有当代文化的呈现,所以与杨玲老师一起,将当代艺术带入到中国的博物馆中。 ”

04-24 14:22   BY fashion
更多
推荐文章
TAG HEUER泰格豪雅携众星于上海举办庆典活动 燃情致敬品牌竞速基因与历史传承
瑞士先锋制表品牌TAG Heuer泰格豪雅在上海国金中心商场内的泰格豪雅限时展现场举办了一场群星闪耀的庆祝活动。在赛车运动重新在中国成为焦点的特别时刻,这家拥有164年制表…
看更多 │ 最新推荐